跳到主要內容區
金門海蚵調查

金門海蚵調查

金門縣立金城國民中學
調查研究小組(周鳳珠、葉淑貞、許志傑、許績川、許維民、楊瑞松)

一、研究動機與目的

金門人對海的依賴很久很深,尤其是海洋資源–海蚵。親近大自然,了解大自然,保護大自然,是我們始終保持的態度,金門,尤其本校–金城國中,就在海邊,從校門口走出去,不到三百公尺就是浯江溪口–紅樹林沼澤區與牡蠣養殖區,每日看潮起潮落,蚵民擔著沉重蚵籃,以沉穩的腳步走過校門口,日復一日,然日久也麻木,沒感覺了。

海洋教育的案子又觸動了幾位老師對海洋的感覺、感情與感動,的確,金門的一切全是海洋所賜與,遠的事情如親人搭船去南洋賺錢回鄉蓋洋樓,寄僑匯養家活口不說,就是近的事情,貨船入港載來生活物資、建材、醫療用品、教育科技物品,每日生活的種種物資,食衣住行育樂無一不是海洋所賜,無一不是透過海洋到達手中,但是大家已經習以為常,沒有半點感覺,鮮少有學生能飲水思源。

金門土地貧瘠,農業發展困難,上帝眷顧金門人的方式,就是給我們一個四面環海的島嶼,海島人的生活倚賴之母就是「海」。「海」字的結構,猜開來看就是「水」+「人」+「母」,所以說「海是水邊人之母」,一切倚賴海。海洋資源是海島人得以一代代繁衍子孫,免於滅絕的大功臣,其中最直接供給金門子民養分,滋養身體的海產,就是非常不起眼、甚至被遺忘的「海蚵」,藉此機會,大家要以感恩之心為「海蚵」做研究留下紀錄,免得日久,被遺忘。


二、海蚵的介紹

金門的海蚵新鮮脆美,產地從金門北海岸的官澳到古寧頭,金門海蚵的產季從冬天十月份到隔年三、四月,而以農曆二月最為肥美。氣候亦關係海蚵的產量與品質,比如冬季有雨,則蚵就會肥美。

金門海蚵的品種有石蚵、礁蚵、塑膠蚵等,外觀上亦有甚多的差別,口感亦不同,教導學生如何選購道地的海蚵,培養生活的知識,亦是目標之一。

金門海蚵的生產流程,從植蚵、鏟蚵、剝蚵均有其季節時令,海蚵是農村副業,生產人力以老農負責鏟蚵、老婦負責剝蚵販賣。

海蚵的銷售管道有在村里販賣、或到集市販賣、甚至外銷台灣。

影響海蚵的生產有自然及人為因素,因此環保問題也是本研究所要探討的問題,至於生產工具的介紹,亦很有趣味,值得一談。

三、海蚵的型態特徵

牡蠣屬於軟體動物門的雙殼綱,具有左右兩枚堅厚的外殼,右殼又稱上殼,小而扁平,左殼又稱下殼,大而凹,牡蠣以其左殼附著棲息在潮間帶的岩礁或其他固形物上,殼帶有灰黑色,間雜有紫色、褐色、黑色、或黃色的斑紋及紋點,身體可以完全縮入殼內。牡蠣的背殼呈不規則形,左邊的殼比右邊的殼大,殼的背緣缺乏絞齒,前閉殼肌甚小或者退化,後閉殼肌相當發達,負責殼瓣的關閉。 殼的頂部有一小縫可流通海水,而吸、排海水之過程中可完成呼吸作用與濾食浮游生物。

 

牡蠣另有「古賁、蠣蛤、牡蛤、西施乳」名稱,今生物科學把它歸類為軟體動物門的雙殼綱(Bivalvia)、瓣鰓目(Lamellibranchia)、牡蠣科(Ostreidae),學名為Crassostrea gigas, Thunberg,英文名為oyster,japanese oyster。

牡蠣的種類很多,全世界已發現有一百餘種,分布在中國及台灣沿海的約有二十餘種。牡蠣在兩廣一帶俗稱蠔,中國福建稱蚵(金門亦如此稱),江浙稱蠣黃,北方各省叫蠣子或海蠣子 。金門稱為蚵,種類有大牡蠣、黑齒牡蠣、黑緣牡蠣等。牡蠣是種非常具有營養價值和經濟價值的海產貝類,其肉質鮮美,素有『海中牛乳』之稱。

明代李時珍的《本草綱目》有:「蛤蚌之屬,皆有胎生卵生,獨此化生,純雄無雌,故得牡名。」,可知牡蠣名為牡蠣,有從生物衍生的角度來命名。

牡蠣為一廣鹽性的貝類,牡蠣生長一年就達到性成熟,受海況及種類之不同,繁殖期也不同,一年當中大都在海水溫度較高、海水比重較低的幾個月,成熟的牡蠣會釋出精子及卵子,在水中受精後,發育成浮游的擔輪幼蟲,然後固著在礁石上,發育成帶殼的小牡蠣,蚵體經由鰓的纖毛運動,使周圍的水經鰓絲間過濾,攝取浮游生物而使身體成長,藏身在堅硬外殼內的牡蠣外套膜會持續分泌建築其外殼的高量鈣質,以保護柔軟的身體,而牡蠣個體也逐漸成長。

牡蠣性貪食,可日夜不停的濾水攝食,只要水溫及鹽分適宜,其成長即甚為快速,不過水溫在32度C以上時,由於濾水頻繁呈疲乏狀態,以致成長較差。

目前地區養殖的牡蠣屬於廣溫性,在攝氏10度至32度的範圍內都能生活,其鹽度的適應範圍也在20% 至 35%,牡蠣以其左殼附著棲息在潮間帶的岩礁或其他固形物上,一但固著後,就無法脫離固形物而自行移動,其殼的頂部有一小縫可流通海水,而吸、排海水之過程中可完成呼吸作用與濾食浮游生物。它的一生僅有開殼和閉殼運動,進行呼吸、攝食、生殖、排泄和渡過不良環境,牡蠣的餌料主要是以單細胞浮游生物和有機碎屑為主。

四、蚵之生態習性

牡蠣性貪食,可日夜不停的濾水攝食,只要水溫及鹽分適宜,其成長即甚為快速,不過水溫在32度C以上時,由於濾水頻繁呈疲乏狀態,以致成長較差。

目前地區養殖的牡蠣屬於廣溫性,在攝氏10度至32度的範圍內都能生活,其鹽度的適應範圍也在20% 至 35%,牡蠣以其左殼附著棲息在潮間帶的岩礁或其他固形物上,一但固著後,就無法脫離固形物而自行移動,其殼的頂部有一小縫可流通海水,而吸、排海水之過程中可完成呼吸作用與濾食浮游生物。它的一生僅有開殼和閉殼運動,進行呼吸、攝食、生殖、排泄和渡過不良環境,牡蠣的餌料主要是以單細胞浮游生物和有機碎屑為主。

五、海蚵之營養價值

牡蠣是種非常具有營養價值和經濟價值的海產貝類,其肉質鮮美,素有『海中牛乳』之稱。

牡蠣的營養價值很高,每100克的牡蠣含蛋白質9.7克、脂肪1.8克、醣類5克、熱量78卡,並富含維生素及礦物質。蛋白質富含18種氨基酸(8種必須及10種非必須),其中麩氨醯氨酸含1602mg及精氨酸869 mg,與鱸魚相近,脂肪中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占42.1%,其中有高達22.6%的EPA和10 .6%的DHA,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占21.5%,膽固醇只含51.1mg,比其他海產類如花枝及蝦子等都來得低,故牡蠣為低油及低膽固醇的海產食物。其所含的醣類以肝醣為主,除提供新鮮美味的來源,也是人體攝取後活力的泉源。歐洲人稱牡蠣為「海洋的瑪娜(marine)」(即上帝賜予的珍貴之海產),又稱「海洋的牛奶」,日本人稱之為「海洋之超米」,由這些名稱不難想像其營養價值。
牡蠣對人體的益處是很多的:
1. 牡蠣富含維生素及礦物質,特別是硒、鋅等微量元素含量豐富。
2. 牡蠣提取物精粉含20%以上的優質蛋白質,其氨基酸組成完善,超過牛乳和人乳。
3. 牡蠣含脂類雖少,但多為具有生理活性的複合磷脂、磷酸肌醇、廿碳五烯酸(EPA)、廿二碳六烯酸(DHA)等。這些成分都有防止動脈硬化、抗血栓以及抗衰老作用。
4. 牡蠣富含天然牛磺酸。牛磺酸有消炎解毒、保肝利膽、降血脂、促進幼兒大腦發育及安神健腦等作用。
5. 牡蠣所含糖分為糖元,其提取物中糖元占20~40%。糖元是組織能源物質的儲備形式,是體力腦力活動效率及持久力的物質保證。
6. 牡蠣提取物還能提高運動員的成績,加速運動後疲勞的恢復。
近年醫學研究發現,牡蠣肉之萃取物中,有的具抑癌作用,有的可緩解憂鬱症,實為現代人之福音,可酌量多食,必大有補益。

六、海蚵的養殖歷史

牡蠣是世界性水產佳餚,營養價值高,歐洲人稱『海產牛乳』(marine milk);日本人稱之為『帝王食品』;明朝時有『西施乳』美稱。從古至今,不分國界,為多數人所嗜愛,牡蠣分布很廣,以溫帶為主,美國、日本、法國、墨西哥、韓國等為主要生產國家。

牡蠣也名蠔、蠣房、蚝、台灣俗稱蚵仔,金門亦如此稱,是早期中國大陸沿海地區島嶼居民重要水產食品之一。早在新石器時代(約4000-6000年以前),人類採拾貝類即為主要的生活方式。中國大陸沿海山東、江蘇、福建、廣東及台灣、海南島所發掘的貝塚中都有牡蠣。而金門先民對牡蠣的利用更可上溯至六千多年前,因為根據考古學家陳仲玉教授調查研究,發現金門東半島的金龜山及浦邊二處貝塚遺址,有大量牡蠣殼,顯見六千多年前,牡蠣在金門先民生活中的重要性。

中國養殖牡蠣應有二千多年的歷史,根據羅馬帝國時代的記載,在西方開始牡蠣人工採苗著床以前(歐洲最早水產養殖應屬約二千年前羅馬人收集幼牡蠣,將其搬遷至適當水域,使其長肥。),中國人已經掌握牡蠣的養殖技術。北宋梅堯民(1002-1060年)食蚝詩:『亦復有細民,並海施竹竿,採掇種其間,衝激姿風雲,鹹鹵與日滋,蕃息依江臬』時間距今近千年,當時已有專業漁民在海中以竹子採附牡蠣苗養殖。宋朝之時已經知道移植牡蠣來保護橋的基柱,宋泉州太守蔡襄為了保護萬石橋的基座,特取蠣房散置石基之上,『歲久延蔓相粘,基益固也』,其中已涉及到牡蠣的採苗、移植、生長、繁殖等養殖過程。

明代以後,大陸沿海地區牡蠣養殖十分普遍,石塊法,插竹法均有。金門地區牡蠣養殖已有三、四百年的歷史,傳沿至今,金門仍以特殊的地理環境,養蚵餌料豐富及無工業污染的良質條件,成為養殖牡蠣的最佳區域,養殖的方法有石條式,插篊式,平掛式與垂下式等四種。

金門四面環海,海岸線總長度大約九十公里,而在西、北海岸,有一大片潮間帶,水淺浪低、海流平緩,由路上沖刷而下的泥沙,容易淤積在沿岸的海棚上,形成一大片潮間帶,向為海藻及魚介貝類優良棲息場所,自古居民築海為田,從事養殖、漁撈,蚵田從東北角的青嶼、官澳、西園、沙尾、洋山、呂厝、劉澳、浦邊、中蘭、瓊林、後沙,嚨口、中西堡、安歧、林厝、南北山、湖下、后浦、下市、后豐港、水頭:加上列嶼的黃厝、西方、下田、雙口、中墩、上林、上庫等幾個村莊,蚵田的數量尤以古寧頭南山、北山的千頃石蚵林(蚵都)最為壯觀。金門海蚵養殖分布地區如圖七

中國養殖牡蠣應有二千多年的歷史,根據羅馬帝國時代的記載,在西方開始牡蠣人工採苗著床以前(歐洲最早水產養殖應屬約二千年前羅馬人收集幼牡蠣,將其搬遷至適當水域,使其長肥。),中國人已經掌握牡蠣的養殖技術。北宋梅堯民(1002-1060年)食蚝詩:『亦復有細民,並海施竹竿,採掇種其間,衝激姿風雲,鹹鹵與日滋,蕃息依江臬』時間距今近千年,當時已有專業漁民在海中以竹子採附牡蠣苗養殖。宋朝之時已經知道移植牡蠣來保護橋的基柱,宋泉州太守蔡襄為了保護萬石橋的基座,特取蠣房散置石基之上,『歲久延蔓相粘,基益固也』,其中已涉及到牡蠣的採苗、移植、生長、繁殖等養殖過程。

傳統養殖方式是以石條養殖為主,該方法相傳緣起於明萬曆年間李獻可進士自同安、惠安引進,到今古寧頭一帶,已達 三百多年,石條養殖是由一條一條長方形的石塊,標準的規格為長三尺二寸,寬七台寸、厚二台寸,俗呼為蚵株石矗立在海棚上,一般人慣稱之為「蠔嘟(ㄉㄨ)」。一片蚵埕或是一千塊、二千塊,或數百塊不等,埕各有主、疆界分明,如同田地,不但各有所屬,而且在舊社會中,長輩都會將「蠔嘟」過繼給子孫,並立下字據,叫做「高書」。

石條式養殖的高峰期約在民國二十年左右,當時蚵石總數高達二百餘萬塊,後因戰爭被軍方徵用及人口外流、疏於管理被流沙埋沒,蚵石損失甚多。

牡蠣的養殖亦隨時代改變養殖方式,傳統的石條式養殖費時費力,金門縣水產試驗所於民國六十五年由農復會輔助自台引進插篊(ㄏㄨㄥˊ)式養殖方式,初期以竹子為附苗材質,後因竹子不耐久用約二年即需更新,蚵民意願不高,遂改以塑膠蚵支取代。至今已推廣四十萬支生產,年產量每公頃約六千公斤。

民國七十四年,金門縣水產試驗又引進深水棚架式養殖法,因所需資本稍鉅且地區潮差大、流速強,棚架固定不易,遇有颱風侵襲時養殖設施易遭破壞,嚴重減弱蚵民投資意願,現僅在復國墩、峰上及小金門外側一帶仍見幾棚。

民國七十七年,金門縣水產實驗所開始推廣平掛式牡蠣養殖法,於適當間格使用竹材製成棚架,間距約二至三公尺,自台灣地區引進「秋苗」進行掛養,十至二十個母殼,至今已推廣十五餘萬串,每串約可收穫蚵肉一公斤半。至今推廣養殖面積達七公頃,平均每公頃產量達一萬七千公斤,時間上與地區自行附著的「春苗」錯開,使得地區四季均能吃到新鮮美味的海蚵,廣為蚵民接受。

七、海蚵的養殖方式

茲將金門牡蠣養殖四種常見方式彙整如下:
(一)石條式養殖(圖八):

1.這是金門地區傳統的牡蠣養殖方式,將長約一公尺左右,寬約二十至三十公分,厚約五公分的石條斜靠或植在蠔坪的沙泥地中,養殖時,一個人將灘土掘開三十公分,另一個人迅速將蚵石植入穴中,二人手腳都要俐落,否則海水又將植穴填滿。在立夏時分,讓蚵苗自然附著於蚵石上,幼蚵攝食海水中天然海藻而自然成長。條板石

2.早年都是從同安、惠安購進,數十萬片,聳立於沙灘上,蚵田綿延 數公里,不但維繫居民的生計,更蔚為金門獨特的海岸景觀。

3.養殖歷程,分述如下:
【倒石】:農曆三月間將收成之蚵石倒置於蠔坪泥地中,藉海水沖刷污漬,以增加蚵苗之附著率。
【車石】:清明、榖雨(農曆三月)時節將置於蚵場中之蚵石疊成二十塊一隴,在立夏(農曆四月)時分把蚵苗附著於蚵石上,此為立夏苗(另有秋苗)。
【豎石】:農曆六、七月將附苗之蚵石分開插植生長,以便潮流暢通,便於幼苗攔阻吸食海水中浮游生物。
【擎蚵】:養殖四個月後,約在農曆九、十月間,即可陸續採收,至翌年二、三月。

4. 分布地區:以金寧鄉古寧村最多,此外在西北海岸西園、官澳、浦邊、洋山、瓊林、安美、湖浦、夏墅、金水、上林、黃埔、雙口等沙泥底的潮間帶。

(二)插篊式(圖九):
1.用刺竹或麻竹豎立以採苗養殖,稱為插支式 (插篊式) ,篊的大小長度約100公分左右,插殖密度每公頃三至五萬隻,插殖深度初期為篊的五分之三,再慢慢將篊拔高,減至全長的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。
將150~170隻礪竹插成寬20~30公分 ,長5~7公尺的連,連與連之間的距離2公尺左右,深度視底質軟硬而定,底直硬的插淺些,一般在20~30公分。

適用於風平浪靜,水流平緩,軟泥或泥沙底質的潮間帶,因篊重量輕,養殖操作簡便,產量為傳統石條式的兩倍,因竹子不耐久用,在海中浸泡時間長或自然腐蝕斷裂,民國73、74年間改採塑膠蚵。

利用表面有直條紋的塑膠管作為附著器,將其直立插入潮間腐質土內,於立夏時分,附苗成長。

插篊養殖牡蠣採苗後,要進行疏殖養成,有的還要進行移植肥育。

2.養殖歷程:
【疏 殖】:
蠣苗經一段時間的成長,如果蠣苗能保持採苗時的密度,就會影響蠣苗的長大,因而需要疏殖。疏殖時間一般在附苗後2~3個月,疏殖次數各地不盡相同,一般是2~3次。
【移植培育】:
由於採苗場潮區偏高,蠣苗經疏殖後成長仍舊較慢,因此需要移殖到低潮區肥育。移殖時間一般在八月中旬到九月上旬,最遲不能超過九月中旬。太遲移植,肥育時間短,影響肥育效果;太早移植,則敵害生物多。太深不但降低採苗器的利用率,而且在海水中不能隨潮流擺動,牡蠣不易長大;太淺容易被風浪吹倒、流失。

3.主要分佈於金門的南門,湖下、嚨口、瓊林、浦邊、呂厝、、西園以及小金門的湖下、上林及西口等沼澤地帶地。

(三)平掛式(圖十):
1.養殖方式:水深在一公尺左右的淺攤或潮溝,多採用此法。一般平掛蚵架,依潮埔地勢搭建,但搭建面積不宜太大,以免操縱管理不便,一般多以一棚為單位,其寬9m,長30m至60m,稱為倒棚仔。,每架面積為30*3公尺,蚵串橫掛於棚架之間,蚵串長約三公尺,附著有18~20個母殼,總計每公畝的養殖區可掛養蚵苗一萬一千串。

2.養殖歷程:平掛式牡蠣養殖,以三米左右插一對木樁或鐵筋,再樁上繫綁鐵絲,由若干對木樁組成一個棚架,將蚵苗繩繫上養殖,利用樹木為支柱,以尼龍繩為幹繩,在兩端幹繩間橫掛顆串養殖,棚組大小為30*3公尺,掛養數量為100~120串,每串附苗蚵殼18個。
3.主要分佈於金城的水頭、南門,金寧的湖埔、安歧、嚨口,金湖的瓊林金沙的劉澳、呂厝、洋山,烈嶼的上林等的泥沙底潮間帶。

(四)深水垂下式(圖十一):
1.養殖方法:適用於風浪較撘大海區養殖,使用保力龍或竹筒為浮材,浮筏結構大小為長9m寬4.5m,並以竹材為樑,架上橫木使其漂於海面,每個浮筏再由四條錨纜固定,必須有船筏才能作業。

2.養殖歷程:選擇潮水漲潮時水深四公尺以上,退潮時有一公尺水深,蚵架可露出水面50㎝淺海最適當,蚵串一至二公尺,每串5至12個母殼,母殼間距30㎝,養成期一至一年半。中間利用塑膠繩打結,加以分開,固定,收成用剪刀切斷即可。
3.養殖地點為復國墩、峰上、料羅、新湖漁港、水頭、烈嶼東崗等海域,低潮深度可達10公尺左右。

七、影響海蚵生產的因素
影響海蚵生長及產量的因素,可以分自然條件與人為因素兩方面,茲分述如下:
(一)自然條件
牡蠣採苗場往往作為養成場,但並不是所有採苗場都適宜牡蠣的養成。在選擇牡蠣養成場時,要考慮海區地形、潮區、底質、比重、潮流等條件,這些條件將影響牡蠣的繁殖與生產。
【地形】:牡蠣養殖以風平浪靜的內灣為宜。由於採苗器抗風力強弱的不同,對養殖場地形的要求也有所差別。如蠣竹容易被風浪折斷、衝倒,插篊養殖與石條養殖相比,就需要選擇在風浪更為平靜的場所。

【底質】:如插篊養殖宜選軟泥底質,如果底質太硬,竹難插進;沙質埕地則底質鬆,竹插不牢,容易倒伏流失。石條養殖以沙泥底質、上面有一薄層軟泥為佳,如果是軟泥底質,沉重的蠣石容易下沉,牡蠣會被泥土覆蓋窒息死亡;若是沙質埕地,底質穩定性差,礪石豎不牢,容易被風浪沖倒。垂下式養殖對底質的要求不嚴,軟泥、沙泥都可以。

【潮區】:潮區的選擇要考慮到牡蠣的種類、生長率和成活率。褶牡蠣可在潮間帶中、低潮區養殖,而以低潮區為佳。這是因為潮區低,乾露時間短,牡蠣攝食時間長,生長快,但潮區低,生物敵害多。

【潮流】:潮流暢通,帶來的食料豐富,牡蠣生長快,所以牡蠣養成場以港 道兩側或潮流通暢地帶為佳。但潮流也不能過於湍急;流速在四節以上的會把牡蠣固著器衝倒,不宜選作養殖場。

【比重】:牡蠣在養成期間對海水比重的適應能力很強,但不同種類也有差異。海水比重以1.015最適宜各種牡蠣生長。此外,影響牡蠣生產的還有颱風、洪水等自然災害及牡蠣的敵害。

【颱風】:颱風帶來的巨浪往往把蠣石衝倒,把蠣竹刮起飄失,避免危害的辦法是選擇在避風場所養殖牡蠣。

【洪水】:在雨季或有暴雨時,洪水傾瀉,會降低海水的比重,直接影響牡蠣的生長;同時洪水帶來泥沙,覆蓋埕面,埋沒蠣石。至於牡蠣的敵害有:藤壺、蚵螺、扁蟲、紫貝。

【藤壺】:藤壺在牡蠣附苗時同時附著,成長比牡蠣快,佔據牡蠣的生存空間,與牡蠣爭食。

【蚵螺】:蚵螺用膠質的齒舌及吐出的化殼液,將牡蠣殼銼破,以食其肉。

【扁蟲】:扁蟲體軟,從牡蠣殼的間隙侵入貝內食肉。

【紫貝】:紫貝的害不在於食害,而是在於生存空間的競爭及攝餌的競爭。

牡蠣的敵害造成嚴重損失,目前尚無科學化的驅蟲辦法,藤壺、蚵螺、扁蟲、紫貝利用人工摘除方式驅除,雖費時但成效良好;蚵螺、扁蟲則可在退潮過程中,利用彈震方式,或水壓噴水沖洗方式,驅除脫離牡蠣,減少附著密度,促進牡蠣的成長。

(二)人為因素
牡蠣的養殖方式與其所選用的採苗器的大小、形狀、排列方式等都會影響海蚵的生產量。
用作牡蠣採苗和養殖的竹子,一般長 1.1~1.3公尺,直徑 1~3公分。竹子太長操作不便,太短不能充分利用水體,太細受風浪衝擊容易折斷;太粗浮力大,插不牢,竹有新竹與老竹之分,囊厚、節密、淡黃色的老竹堅韌耐用,表面光滑、囊薄、色青的新竹較差。
用作牡蠣採苗和養殖的石料,以質地堅硬、色澤潔白的花崗石和麻石為佳。風化的石料,牡蠣容易脫落,不宜採用。蠣石可分為塊時與條石,塊石形狀和大小不一,以數公斤的較適宜,便於操作。條石大多有一定的規格,一般長90~100公分,寬5公分左右。
此外,平掛式或垂下式養殖可採用文蛤殼、牡蠣右殼、水泥片和瓦片等採苗,選好的採苗器,再進行適當的處理,才能有較多的生產量。
傳統的金門人民靠海維生,然而海禁政策以及經濟的發展,使得當地人們的生活與海洋、海濱產生距離,種種人為的開發建設,像是:后豐商港的擴建、垃圾掩埋場的設置、築堤填海造地(如:水試所、學校、浯江溪口和湖下海堤停車場,以及因應小三通與遊客遊憩的種種建設等),不僅占據了海濱動物的棲息空間,而且工程進行時的擾動也干擾了週遭的生態環境,危及生物生存;而大陸漁民非法越界捕魚、採集海濱動物、任意踐踏攤地從事非法交易,對濱海動物造成很大的生存壓力,加上污水之排放、廢棄物之丟棄等等因素,在這樣的環境轉變之中,蚵田也開始有棲地條件退化、產量減少、以及擔心被污染不敢吃的的情形。

八、結語

本研究調查經歷了ㄧ學期,參與研究的人員是教務處的工作夥伴,有教務主任許志傑、註冊組長葉淑貞、設備組長許績川、金寧中小學校長許維民及教學組長周鳳珠等在校長楊瑞松的帶領下,大家不辭辛勞的調查、踏查、走訪、找資料、拍照,最後撰寫成文字檔,完成之際,如釋重負,高興之心情溢於言表,由於大家都兼職,業務繁忙,時間不足,謹僅居於練習探究海洋資源的態度來做研究調查,希望下學期能在海洋的議題上,再做更多深入的研究與調查。

參考資料

劉健明 貝類養殖技術31-53 台北市 五州出版社
金門縣政府86 鄉土藝術活動教材52-70, 試用本 金門縣政府教育局
金門縣林務所摺頁

瀏覽數: